勤洗澡不利于人体健康?这8个行为除了恶心没啥好处
- 1流传文章中提到的8个对人体有好处的恶心习惯大多没什么依据,比如关于洗澡频率正确的说法是因人而异,青年人代谢旺盛、体力活动多,洗澡可以一天一次,老年人活动少、代谢慢,就可以减少到一周两三次。怎么能一概而论地说“一周都不洗一次澡是非常自然甚至健康”呢?再比如尿液杀不了真菌,淋浴时尿尿对预防脚气没什么用。
- 2这类网文虽然会介绍一些小知识,但为了吸引眼球,会把一些边边角角的研究结论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,甚至曲解原文意思。读者应该有一定的辨别能力,不能照单全收。
查证者:胡远东 |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青年委员
最近,一篇题为《8个一直以来被认为不雅的行为可能存在的优点》的文章引发关注,文中说“淋浴的时候尿尿”“吐痰”“嚼口香糖”“放屁”“打嗝”“咬指甲”“吃鼻涕”“洗澡不勤快”等8个习惯虽然看起来很恶心,但是却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好处,这是真的吗?
1、淋浴时尿尿可预防脚气?错,尿液杀不了真菌
流传文章说小便中的尿酸和氨可以帮助预防真菌感染
首先,新鲜尿液中没有氨,排出体外后尿素被细菌分解才会产生氨,而尿酸和氨也不是真菌的克星。其次,淋浴时脚上的尿液很快就会被水冲走,与皮肤接触的几秒钟时间完全起不到可能的治疗作用。不过好消息是正常的尿液是基本无菌的,如果您有雅兴用尿液泡脚,除了要克服心理障碍之外基本没什么害处——也没什么好处就是了。
2、运动员吐痰可以帮助呼吸?有一定道理,但不要合理化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的行为
运动时张口呼吸会让干冷空气不经过鼻腔湿化直接进入气道,作为对应,呼吸道粘液腺会分泌增加,减少干冷空气对呼吸道粘膜的直接刺激。同时,张口呼吸还会导致更多灰尘进入气道,这也是刺激气道粘液分泌增加的因素之一。因此长时间剧烈运动后有嗓子痒、想吐痰是完全合理的,不过不能扩大为“在任何场合随地吐痰都是合理的”。
3、嚼口香糖可以减少压力?有相关研究,但尚无明确结论
医学论文库里可以找到不少这类研究,但是因为研究的需要,实验条件都是高度标准化的。对于此类研究,即使得到了积极的结果,在解释其意义时也应当非常谨慎,比如2016年的一篇题为“口香糖与压力”的综述中,作者就在结论里清楚写道:“在本研究的限制范围内,嚼口香糖可能对应对压力有影响。”这才是科学严谨的态度。
4、放屁对于身体是有帮助的?基本正确,代谢产物可能对人体有害
屁是食物残渣被肠道细菌分解以后产生的气体,但其主要成分是氮气、氢气等,而它那不怎么让人愉悦的味道则来自于只占1%体积不到的氨和硫化氢。憋住不放的屁会被肠粘膜重新吸收入血,其中的代谢产物可能会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。但说实话,真到了需要频频憋住以至于影响身体的地步,去检查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屁才是最重要的。
5、控制打嗝会让胃酸溅入咽喉,进而引发胸痛?胃食管反流有很多原因,不打嗝不是主要的
“胃酸进入咽喉并引发胸痛”本身是可能的,临床上称为胃食管反流症,其原因是多方面的,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、食管运动异常等等,不打嗝导致胃部气体聚集并不是它的主要原因。“长时间打嗝且停不下来可能是健康问题”有一定的道理,疾病侵犯膈神经或者膈肌周围的肝脏等器官时,有可能诱发长时间打嗝。
6、小孩子咬指甲有利于提高免疫力?存疑,适度清洁才是最好的
这里的理论依据就是著名的“卫生假说”,即幼年期儿童接触相对较多的细菌,可能有利于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,而在过度清洁环境中长大的孩子,成年后更加有可能出现过敏等问题。
支持卫生假说的研究很多,近年来流行的肠道菌群学说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,但也有一些结论不同的研究。总的来看,适度的清洁环境就是最好的。
7、吃鼻涕增强免疫力?没道理,如果“唾液黏蛋白”有用,直接吞唾液就够了
流传文章称鼻涕含有唾液粘蛋白,能对抗细菌
这一条暴露了原作者不到家的翻译水平,这个据说很神奇的“唾液粘蛋白”本身就说明它在唾液里就有很多,如果真的有那么好,每天唾液腺分泌并和食物一起吞下去的唾液也足够了,为什么还要去专门吃鼻涕?嫌炒菜盐没放够就直说,不要拿“增强免疫力”当借口。
8、洗澡不频繁有利于人体健康?因人而异,不同人情况不同
皮肤分泌的油脂虽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,但长时间不洗澡,死亡的细胞残骸等构成的污垢也可能堵塞毛孔、引起各种皮肤问题。
关于洗澡频率正确的说法是因人而异,比如青年人代谢旺盛、体力活动多,洗澡可以一天一次,老年人活动少、代谢慢,就可以减少到一周两三次。
同样,工作类型是在空调房里码字还是在工地搬砖、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冰冻三尺的寒冬,都会影响洗澡的频率,怎么能一概而论地说“一周都不洗一次澡是非常自然甚至健康”呢?
总之,这类网文虽然会介绍一些小知识,但也经常犯以偏概全、挂一漏万的毛病,为了吸引眼球,把一些边边角角的研究结论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,有时甚至还会曲解原文的意思。读者还是应该有一定的辨别能力,不能照单全收。
本文编辑:yhxi
想了解更多辟谣内容?微信搜索“较真辟谣神器”小程序,点击“问答”进行提问,较真妹等你哦~参考文献详见本文的微信版本。
版权声明: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,禁止媒体转载。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。